如何面對不喜歡你的人?心理學告訴你答案

1 15
好友分享:

如果有人不喜歡你,你會怎麼做?可能有些人會耿耿於懷,一直想著對方為什麼不喜歡自己,自己到底有哪裡做錯了,以及如何去討人喜歡;

也可能有些人根本不在意,揮揮手就讓這件事過去,他們認為自己活著,不是為了討任何人的喜歡,只要做好自己,就已經是此生最好的光景。

兩種看法,折射出兩種不同的人生。

前者更傾向於討好型人格,他們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,一旦覺察到別人對自己的不喜歡,就會心緒不寧,整日不得安生。

而後者則更傾向於自我,他們始終把自己當作生活的重心,把自己的感受放在最中心的位置,別人是否喜歡自己不重要,重要的是被自己喜歡。

2 11

我希望我們是第二種,然後從第一種邁向第二種,則需要歷經漫長的過程,而且在這個過程里,我們會吃很多虧,受很多傷害。

只有這些積累得足夠多了,我們才會想著蛻變,變得無堅不摧起來。

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·阿德勒,著有一本名叫《被討厭的勇氣》的書,他在書里談到過自己的一位朋友。

這位朋友很喜歡寫小說,但因為害怕別人的否定而遲遲不敢動手,每次別人問他為什麼還不開始的時候,他總會找很多藉口,要麼說最近很忙,一直沒時間,要麼說被別的事耽擱了,總之,他總有藉口。

可實際上,他並非真的沒有時間,他只是沒有勇氣。他害怕自己的小說寫出來,不被大家喜歡,這樣的結果對於他來說,打擊是巨大的。

3 12

他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了,以至於還沒開始,就想著最壞的那個結果。一般情況下,這種人骨子裡是自卑的,越是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,越是活得殫精竭慮,戰戰兢兢。

因為他將自己的人生,完全寄托在別人身上,以至於失去了主導權,活得處處被動。

阿德勒在書中寫道:「追求別人的認同,這是本能,人屈從這種本能,所以無法過自己想過的生活,所以真正的自由,是有被討厭的勇氣。」

誠然,我們無法脫離於社會這個集體而獨自存在,既然註定要被捲入社會關係和人際關係這張大網中,我們都會本能地渴望他人的認同。

這是自我價值的一種體現,也是很多人信心的來源。

但是,如果太過在於別人的認同,而讓自己進入一個極端,那麼結果只會適得其反。久而久之,你會連自我都失去,整個人生都在圍著他人轉,完全不再為自己而活。

4 11

一:渴望被人喜歡是本能,不屈服於這種本能是強大

很多人之所以苦惱,追根究底是因為人際關係,我們會因為別人的否定而傷心,會因為別人的不喜歡而自我否定。

但仔細想想,你人生的價值到底是誰決定的?如果你將他人的認同當作人生的重心,那麼,你跟一具行屍走肉又有什麼區別呢?

我們終其一生,不過是為了成為自己,如果總按照別人的標準去生活,也就失去了自我,這樣被動的人生,是不值得過得。

渴望被人喜歡是一種本能,不屈服於這種本能則是一種真正的強大。只有發自內心地認可自己,肯定自己,才不會因為他人的看法,而讓自己活得擰巴。

5 9

二:如果有人不喜歡你,那就果斷放手吧

我見過很多人,因為別人的不喜歡而耿耿於懷,他們活得沒有自我,而且極其不自信,似乎活著只是為了取悅或討好一個人。

但當你被傷害了,被辜負了,才會徹底明白,沒有人值得我們如此作踐自己,也不應該為了不值得的人和事而傷心,這不是深情,這是愚蠢。

有人喜歡你,就會有人不喜歡你,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。人跟人之間畢竟是不同的,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喜好和標準,我們越是迎合,越是讓自己變得廉價,從而更加被看輕。

如果有人不喜歡你,那就果斷放手吧,瀟洒地跟他說一聲:我活著,也不是為了討你喜歡,你是不是喜歡我,那是你的事,我如何做我自己,那是我的事。

6 9

三:做好自己,便是人生最好的光景

在一篇名叫《生命裡,總會有一朵祥雲為你繚繞》的散文里,莫言寫下了這樣一段話:「這個世界最冒傻氣的事,就是跑到不喜歡的人那裡去問為什麼。

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了,沒有為什麼,就像一陣風颳過,你要做的是,拍拍身上的灰塵,一轉身沉靜走開,然後把這個不喜歡自己的人寂然忘掉。」

是啊,不喜歡就是不喜歡,可以沒有理由的,我們不必追根究底,非得找一個原因。就算原因找到了,你去改正了,那又怎樣呢?

對方不會因此而高看你一眼,反而會因為你太過卑微,而更加看不起你。

7 4

好的關係一定是彼此平等的,友情也好,愛情也罷,都是一樣的道理。但凡需要你犧牲自我去費心維繫的,都是失衡的,甚至是畸形的。

只有及時跟這些不健康的關係告別,才能還自己清凈,過得越來越自信,越來越從容。

別人都有人做了,我們只需要做自己即可,不要害怕不被人喜歡,我們活著本身就不是為了討任何人喜歡,就算有,也只能是自己。

願我們都有被討厭的勇氣,願我們都能在餘生的時光里,自信、優雅、從容地做自己。

9 2

推薦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的兩部曲給大家,分別是《被討厭的勇氣》和《幸福的勇氣》,這是阿德勒最著名的心理學著作。相信我們都能在這些實用的心理學知識里,找到最好的自己。

好友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