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有人討厭你,不必難過,讀一讀余秋雨的這三句話就釋然了

1
好友分享:

太過在乎別人看法的人,總是過得很辛苦,因為你很難認可自己的價值。

為了贏得好感,你總是過度犧牲,可最終換來的不過是別人的無視罷了。

心理學談到,當一個人近乎忘我地在意他人給的評價,其實是一種索取愛的行為。往往自身無法給予這份感情,所以只能通過別的地方去得到。

可是,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,就算你做得再好、再優秀,也有人會討厭你。

文字的力量很神奇,當我們感到灰心和沮喪的時候,可以從中得到安慰。

一直很喜歡余秋雨的作品,他的《文化苦旅》被奉為中國的文化經典。

從他的不同的作品,可以獲得面對現實生活的勇氣。

我們不希望自己不被愛,但卻無法避免有人討厭自己。

假如出現類似的情況,不用難過,讀一讀余秋雨的這三句話就釋然了。

第一句:嫉妒的起點是人們對自身脆弱的隱憂。

2

作家莫言在《晚熟的人》中談到了自己成名之後,生活上發生的改變。

他的表弟總認為自己的才華並不差,只要莫言肯幫忙,他也能出名。所以,多次讓莫言為自己提供好的人脈與平台。

這讓他感到十分為難,因為表弟的文筆確實太過粗糙,莫言不能對讀者不負責,最終拒絕表弟的請求。

結果,表弟就開始詆毀他的人品,認為莫言只見不得他過得比自己好。

表弟表現得很討厭他,他們是親人的關係,血濃於水,但卻沒有一點點真實的感情。

表弟之所以討厭莫言,原因就在於嫉妒罷了。

為什麼後來表弟直接和莫言鬧翻,原因出在了他自己身上。

一開始莫言還感到很沮喪,不希望彼此的感情有任何的變化,所以一直努力幫助表弟,還給他介紹合適的工作。

可後來莫言終於看清了,不倫自己怎麼做,都很難贏得表弟的接納,因為嫉妒一旦存在,感情就變得了味道。

而他無法改變表弟的心態,唯一能做的就是無視和遠離。

好比余秋雨說的這句話:「嫉妒的起點是人們對自身脆弱的隱憂。」

嫉妒心太強的人都十分自私,他們總想著擁有最好的東西,甚至想奪走別人所得到的。

之所以會產生強烈的嫉妒心理,也是對自身的不夠優秀的擔憂,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來紓解內心的焦慮。

所以,當你的生活過得好的時候,身邊的人開始討厭你,別太難過。

因為錯不在你身上,不論是朋友還是親人,對方有這樣如此自私的心態,那麼勸你趁早遠離。

第二句:人的生命格局一大,就不會在瑣碎妝飾上沉陷。真正自信的人,總能夠簡單得鏗鏘有力。

3

余秋雨在《尋覓中華之叢林邊的那一家》書中寫下了這句話,格局大的人,不會在瑣碎的事情上沉淪。

被別人討厭的時候,他們不會感到十分惱怒和憂傷,因為這不過是常態而已。

人與人的思想是有差距的,心胸狹隘的人越容易看見別人的缺點。相反,層次高的人,處事的態度更有溫度,包容心也更加強。

所以,假如有人很不喜歡你,不管你怎麼做對方的態度都很冷淡,就別再浪費心思了。

有些人討厭你,只是單純的不喜歡罷了,沒有任何的理由。

碰到格局小的人,你很難用真心去感化對方,他們雖然已經是成年人,可是心智卻十分不成熟。

非要他人都按照自己所認定的方式去對待自己,卻對個人的要求特別的寬鬆,從來不懂得自我反思。

碰到這樣的人,不需要感到難過,你只要默默做好自己所能做的事,不斷發光發亮,就能站到更高的地方。

往前走的路上,你也可以遇到志同道合的夥伴。

培根曾說過:「欣賞者心中有朝霞、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;漠視者冰結心城、四海枯竭、叢山荒蕪。」

真正自信的人,可以堅定地生活著,並且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,不會輕易討厭任何人。

第三句:其實,人折騰人的本事,要算中國最發達,五六千年間不知有多少精彩絕倫的智慧耗盡在這裡。

4

作家蘇更生曾說:「人想要表達的永遠不是他所說的內容,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情。」

我們的努力,肯定希望可以得到身邊人的理解與支持,可是這樣小小的要求有時候已經是一種奢侈了。

因為你會發現,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。

所以,有人討厭你真的不用難過,假如你還是無法釋懷,那就看看余秋雨說的這句話吧。

他在 《千年一嘆》中說到,人折騰人的本事太過強大,大多數人的智慧和精力都被耗盡在了猜忌和比較上。

為此才會有那麼多人相互討厭、詆毀,很難有真誠的感情。

如果你想人生過得順利,就要懂得和討厭你的人相處,不需要和對方翻臉,或者努力做一些討好的事情,來讓他對你產生好感。

這些都沒有意義,你應該收起所有的難過情緒,並努力經營好當下的生活。

因為你終究會明白,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存在,你越是希望得到所有人的喜歡,就會越過越累。

一生很短,願所有人可以對自己有合理的認知,不要懼怕別人的不喜歡。

當有人討厭你的時候,你需要冷靜下來思考,如果對方談到的問題你確實需要改變,那麼我們就要儘快做出調整。

但假如只是嫉妒心在作祟,你就該學會無視,然後努力為自己取暖,人生才不會被無關緊要的人拖累。

好友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