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數百年來,冬至一定要吃湯圓?

BBH8n6s
好友分享:

雖然這幾天全台白天已經漸漸回溫一些,但光從近日冷冽的天氣,就知道「冬至」已經報到啦!每到這個日子,大家總認為一定要來碗湯圓,慶團圓、平安長一歲,不過,吃著又香又Q湯圓的同時,你可知道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從何而來?

冬至這天,太陽正好直射在地球南迴歸線上,因此會是北半球國家日照最短的一天,每年幾乎落在國曆12月22日或23日,農曆日期則跟清明節一樣沒有固定,因此又被稱為「活節」。
因為白天最短、夜晚最長,所以古人將這「陰極之日」視為迎接陽氣的日子,重要性較其他節氣高上一些,甚至好比過年,古代人常說「冬至大如年」,它也有著「亞歲」的別稱。
《後漢書》曾記載:「冬至前後,君子安身靜體,百官絕事,不聽事,擇吉辰而後省事。」漢代官員為了慶賀「冬節」通通放假一天。明朝則有著:「家家搗米做湯圓,知是明朝冬至天。」的俗諺。據聞,唐宋時代帝王也會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祭天祭祖儀式。數百年來,看重程度得以想見。

BBH8yRK

在古代人心中,冬至的地位好比過年。(圖/木由子攝影@Flickr)
重要歸重要,吃湯圓習俗哪來的?
冬至為何要吃湯圓,由來其實眾說紛紜。其中一個通俗的傳聞,是閩南曾有一對貧窮夫妻帶著小女兒,妻子死後,丈夫為了籌安葬費而決定賣掉女兒。女兒一聽難過得昏了過去,她的爸爸便緊張得要了一碗米湯和幾個糯米圓灌醒她。

他們互相推讓,誰也不忍心把糯米圓吃光,深怕一吃,就是永遠的分離了。多年後,賣給有錢人家做丫頭的女兒突發奇想,在家門口門環掛上兩個又大又圓的糯米圓,只盼爸爸能來和她相認。一年又一年,雖然不知道她有沒有找到爸爸,吃糯米圓的習俗卻在閩南地區越來越興盛。

後來,吃湯圓成了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的習俗,窮人吃純糯米做的小圓仔,有錢人則可以包進糖和花生粉做成比較大的「圓仔母」。大人認真動手做,小朋友則在一旁做成各種鳥獸形狀,俗稱「雞母狗仔」。也由於冬至陰陽交替,許多人深信吃了就會快快長大,「吃了就會多一歲」的說法就是這樣來的。南宋文人陸游作品中更曾提到:「吃盡冬至飯便添一歲」。

 

BBH8pcp

 

雞母狗仔如今已經很少見,在澎湖還有一些人在製作。(圖/ 澎湖風鳶民宿 Penghu Kite House@Facebook)
傳統延續久了,那又紅又白的圓圓外觀也被解釋為「團圓」、「圓滿」,正好迎了中國人熱愛好兆頭的心意,至今於中華文化中已是不可動搖的老習俗。

 

BBH8BuF

 

流傳至今,湯圓冰、炸湯圓等等創新小吃也深受歡迎。(圖/jeff~@Flickr)
除了填飽肚子,湯圓的妙用可不少!
不只吃幾口應景,古人對於湯圓,可是運用得很徹底啊,從幾個小圓仔,就能判定一個人的未來運勢。

例如,孕婦把搓好的湯圓放到火爐前烘烤,如果脹破就會生男的,沒脹破就生女的。另一說則是,取一把湯圓放在篩子上,兩顆兩顆拿出來,最後剩一顆就代表生男的,沒剩就代表生女的。

古人也深信,隨意盛一碗湯圓,每匙舀兩顆,已婚者一定不會剩下,未婚者則會剩一顆。當然,這說法可不可信就無從查證起了。此外,也有嗜賭者會用湯圓來測測自己的金錢運。

南方吃湯圓,北方吃餛飩、餃子
台灣人大多接受閩南文化薰陶,因此冬至吃湯圓,但在中國北方,其實更多人習慣在冬至這天吃餃子,有著「冬至餃子夏至麵」的說法。杭州人喜歡吃餛飩,浙江人則習慣在這天吃蕎麥麵。夠特別了吧?

早期受中華文化影響很深的日本人,同樣將冬至這天視為「太陽的起點」,不過他們的習慣,多數台灣人一定都不知道,他們喜歡吃南瓜招「金運」,以及泡個柚子澡祈求無病無痛!

看完這些,你是否更懂為什麼這天該吃點湯圓了呢?肚子開始咕嚕咕嚕叫的話,不妨附近找家湯圓店解饞吧!吃下肚的不只甜甜滋味,更是中華文化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經典回憶。

 

說到湯圓,由於小編是苗栗客家人,所以比較愛好家裡煮的鹹湯圓  (  紅白 小湯圓   ) 沒有內包餡的   。 那個才算傳統的鹹湯圓

里揚  行銷  電商

好友分享: